close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嬰幼兒不明原因發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小於兩歲的不明原因發燒,泌尿道感染就佔了5%,其中一歲內的嬰幼兒發生率最高,尤其是男嬰;一歲後,則是女孩發生率較高。由於此種感染的症狀幾乎不明顯,常常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如果一旦因為感染而導致腎臟受損,就可能會造成永久的損傷,無法回復,故需要特別注意。所以當孩子有不明原因發燒時,醫師都會做尿液檢查。

什麼是泌尿道感染呢?

泌尿道感染是指自尿道口、輸尿管、腎盂到腎臟之間,任何一部的細菌感染,在臨床上很難區別泌尿道感染的範圍及位置,因此統稱為泌尿道感染。 

依照感染發生的位置,可以區分為 : 「上尿路系統感染 」「下尿路系統感染」

「上尿路系統感染」: 急性腎盂腎炎,細菌性腎炎,腎膿瘍。

「下尿路系統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陰莖炎。

 

尿道感染的原因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大多為腸內的革蘭氏陰性菌,其中大腸桿菌是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泌尿道感染中,大多經由會陰部上行性感染泌尿道而造成,而血行性與藉由導管(如導尿管)造成的感染機率較少。
在新生兒時期,男孩的患病率比女孩還高,大多與先天性泌尿道異常有關。自新生兒時期後至青春期,則女孩的患病率就明顯高於男孩,這是因為女孩的尿道較短,細菌容易經過陰部侵入而導致發炎的原故。另外,憋尿、便秘、局部衛生習慣不良、水分攝取不構或盆浴等都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

尿道感染的症狀
依照年齡不同,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新生兒期(一個月內)

可以多種形式來表現,例如:體溫過低、發燒、黃疸、躁動不安、活動力變差、昏睡、休克、抽搐;也可能以食慾變差、噁心、嘔吐、腹瀉、體重不增來表現。而大多都是以發燒為主。

一個月至兩歲之孩童

常以「不明原因發燒」為主,有少數會以生長遲滯、延遲性黃疸、發紺、痙孿等方式表現。

兩歲以上之孩童 

以典型的尿路發炎症狀來表現,如 : 頻尿、解尿困難、解尿疼痛、下腹疼痛、腰部疼痛、夜尿、血尿等等,可能合併發燒症狀。

如何診斷
(一) 採集尿液,檢查尿液中有無白血球、紅血球上升及 nitrite是否陽性
(二) 尿液培養有細菌孳生

如何治療
嬰幼兒,尤其三個月內,應住院由靜脈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

較大孩童或病情穩定者,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療即可。

完整的治療須依照病情輕重決定治療的時間。一般療程約7-14天,如果有併發腎臟發炎或膿瘍,甚至可能治療到一個月。

其他進一步檢查


(一) 腎臟超音波:

了解腎臟大小、外型、膀胱結構。


(二) 核醫腎臟皮質攝影(DMSA)

了解兩側腎臟功能以及是否有結疤組織。

嬰幼兒因尿道感染而發燒高達39度以上、抗生素治療期間仍然高燒,就要注意是否合併有腎臟發炎,就應接受DMSA檢查。


(三) 逆行性膀胱尿道攝影(VCUG)

了解是否有尿液自膀胱逆流至輸尿管或腎臟。而根據統計,泌尿道感染中的兒童有高達30-50%有逆流之情形。所以如果嬰幼兒有反覆泌尿道感染,都應該接受VCUG的檢查。

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

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尿路系統畸形

可以分五個等級:

image

  • 第一級 逆流只在輸尿管
  • 第二級 逆流至腎盂但沒有水腎
  • 第三級 逆流至腎盂但腎盞有輕微擴張現象及水腎
  • 第四級  逆流且腎盂、腎盞、輸尿管明顯擴張,水腎明顯
  • 第五級  逆流且腎盂、腎盞、輸尿管明顯擴張扭曲且嚴重水腎

而等級三以上的孩童,都有可能需要開刀治療才能緩解。

 

如何預防

  1. 多喝水
  2. 勤解尿
  3. 避免憋尿
  4. 注意尿道口及包皮清潔
  5. 勤換尿布
  6. 女嬰用濕巾擦屁股時,由前(尿道)往後(肛門)擦
  7. 治療便秘
  8. 使用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菌叢,改善便祕,減少尿道口致病菌的繁殖
  9. 使用蔓越莓汁,可以抑制大腸桿菌黏附於尿道細胞上。
  10. 對於包皮太緊的男嬰的反覆尿道感染,可以先使用類固醇藥膏塗抹於包皮將其推開,若效果不好,則考慮開刀。
arrow
arrow

    治宇醫師育兒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