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門診幫寶寶做新生兒健康檢查時,醫師會幫寶寶的腳抬起來左右搬動。這是在幫寶寶按摩嗎」父母親接著問。其實不然,醫師是在幫寶寶做髖關節的檢查唷。而每次的健康檢查都必須重複施做,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如果超過1歲沒有處理,便會影響孩子走路,導致動作發展遲緩的問題。而且髖關節發育不良,孩子並不會有疼痛不舒服,所以常常會被忽略。那甚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呢該如何發現孩子是否異常呢?

而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 寶寶的骨頭怎麼都有聲音 ? 其實是因為關節尚未發育成熟造成,大多的屬於正常,但髖關節就需要特別注意。

 

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舊名為先天性關節脫臼(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意指髖臼發育不良,合併關節不穩定、半脫臼或脫臼。

 

健康的髖關節包含股骨頭完美的落在髖臼中,形成一個活動自如的杵臼關節。關節發育不良指髖關節發育過程中的病變,導致結構不穩定,影響正常的發育。若沒有早期診斷治療,就可能導致孩子行走方面的發展困難。長期下來會導致髖部發炎變形、跛行、長短腳,甚至脊柱側彎…等情況。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可能危險因素有:

孩子臀位出生(特別是兩膝伸直)

  1. 女嬰
  2.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家族病史
  3. 斜頸
  4. 兩腿姿勢不對稱
  5. 膝蓋過度伸直
  6. 足部內翻變形
  7. 第一胎
  8. 羊水過少者

如何在嬰兒階段早期發覺呢?

  1. 兩下肢長短不一,且患側下肢活動力較差。
  2. 一側(患肢)髖關節較不易向外展開。
  3. 兩側大腿內側、鼠蹊部、會陰部或臀部之皮膚皺褶不對稱。
  4. 一側(患側)的大腿粗隆向上外凸起。
  5. 學步兒童(一歲以上):步態不穩,走路一跛一跛,雙腳不等長,患側腳較短,造成患側踮腳尖走路, 或者走路翹屁股且左右搖擺。

 

如何在嬰兒階段早期診斷呢?

    醫師會依造五種方法篩檢髖關節是否異常:

1. Galeazzi sign: 嬰兒仰躺,同時彎曲兩側髖關節至90度,雙足離開床面,脫臼側的膝蓋高度會較低。

image

2. Allis sign:嬰兒仰躺,同時彎曲雙膝蓋至雙足平踩床面,脫臼側的膝蓋高度會較低。

image

3. Ortolani test:檢查時會發現髖關節喀喀聲。

image

4. Barlow test:檢查時會發現髖關節喀喀聲。

image

5. 大腿外展受限

因此一旦發現有異常,就會建議去骨科照X光或超音波檢查確診

 

治療的目標:

讓股骨頭穩定在髖臼中,達成同心復位(concentric reduction)提供髖關節正常的發育環境,避免影響髖關節構造及功能。

 

治療的方法:

  1. 新生兒及六個月以下: 使用帕氏吊帶(Pavlik harness):維持髖關節些微屈曲並外展 100度,同時保有髖關節適度活動。
  2. 六個月至兩歲: 此階段帕氏吊帶效果不彰。大多需要手術的介入,以閉合式復位術為主。術後須以石膏固定六到十二週左右,並使用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確認位置。若手術失敗,則使用切開復位術。
  3. 兩歲以上: 因髖關節發育已定型,所以需要切開復位術合併股骨頭或 髂骨切開矯正術,術後以石膏固定六到十二週左右,並使用影像學檢查確認位置。

因此,如果發現您家寶貝換尿布時,髖關節有聲音或者走路姿勢異常,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診斷,早期發現原、早期治療,絕大部分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改善。太晚治療可能造成終身遺憾,家長切記不要輕忽了!

arrow
arrow

    治宇醫師育兒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